- SMT實裝、BGA實裝、通孔實裝、混合實裝
- PCB實裝或整機組裝服務可提供完成的PCBA或完整的電子組裝產品

剛柔結合印刷電路板組裝
在剛柔結合板組裝過程中,元件會同時安裝於剛性和柔性區域。一塊剛性化的柔性電路其實就是在柔性電路板上加裝了FR4加強板,用以提升組裝時的剛性。剛性與柔性層之間通過導通孔進行電氣連接。
通常這類印刷電路板具有多層結構選項。重要的是,柔性層在這些板子中總是位於堆疊的中心位置。這種配置為柔性層在組裝過程中提供了機械支撐。

剛柔結合印刷電路板組裝能力
我們以能在同一屋簷下完成從製造到組裝的複雜作業能力為榮,並採用先進技術,包括一台新型選擇性焊接機。
我們的工程團隊在柔性和剛柔結合組裝上採用最佳實務,而操作人員也熟悉正確的柔性電路板組裝方式,以避免層間剝離問題。
- 表面貼裝技術(SMT)
- 穿孔插裝
- 晶片倒裝技術
- 線路測試(ICT)及飛針測試
- X射線檢查
- 壓配連接
- 保形塗層
- 自動光學檢測(AOI)
- 選擇性焊接

考量剛柔結合板的組裝
剛柔結合印刷電路板的組裝方式與剛性板類似,但仍存在一些不同之處。
剛柔結合材料
剛柔結合板是使用與硬板和柔性板相同的材料製造的,唯一的不同在於採用了無流動預浸料。無流動預浸料在剛柔結合製造中是必需的,因為它能流動至剛柔結合過渡區的邊緣,但不會流到電路板的柔性部分上。
烘烤剛柔結合印刷電路板
通常,用於這類板材的材料(柔性層、覆蓋膜及黏合片)會從環境中吸收水分。在組裝過程中的熱應力下,吸收的水分會急劇膨脹並損壞電路板。因此,在進行組裝前必須先對這些板材進行烘烤。
剛柔結合陣列
一般來說,製造商和組裝廠都偏好將剛柔結合電路以陣列形式供應,這樣能在組裝過程中保持板材穩定。組裝完成後,這些板材會從陣列中取出。建議隨時聯絡您的製造商以了解有關陣列需求的更多資訊。
組裝陣列中的零件保持方式
對於剛柔結合板中的斷點,最常見的解決方案是使用鼠咬孔,與標準剛性印刷電路板相似。而對於柔性電路設計,通常採用的是小連接片(tabs)。小連接片是指未切割的部分或零件輪廓的某些小段。
V型刻槽也可以用於剛柔結合設計,但需要在組裝後進行額外的切割處理以完成V型刻槽切割,從而將零件從陣列中分離出來。V型刻槽會保留位於中間的柔性層未切割。由於切割過程會導致邊緣粗糙,V型刻槽一般不適用於純柔性設計。柔性設計還需要具有足夠厚度的FR4加強板,以適應V型刻槽工藝的要求。

剛柔結合板組裝注意事項
請遵循以下指引:
- 如果元件靠近柔性區域,應在柔性區域周圍加裝加強板。
- 如果加強板是基於機械結構的需要,應盡量將元件安裝在加強板上或剛性區域上。
- 柔性電路通常僅在板子的單面安裝表面貼裝元件(SMT)。
- 剛柔結合電路在大部分表面都經過加強處理,只有較小的區域未加強,如鉸鏈或柔性臂。
- 對於表面貼裝元件,應在元件的對面加裝加強板;而對於通孔元件,則應在同一面加裝加強板。
- 預烘烤工序能去除板內殘留的水分,提高組裝的良率與可靠性。然而,如果板子是在製造後立即進行組裝,則無需預烘烤。由於奔創電子的製造與組裝都在同一場所完成,因此無需額外的預烘烤。

剛柔結合板組裝預烘烤規範
用於製造柔性和剛柔結合電路的柔性聚酰亞胺材料具有2-3%的吸濕特性,因此在進行任何組裝工序前需要徹底的預烘烤以去除所有水分。這是材料本身的固有特性,與製造商或聚酰亞胺材料的品牌無關。
業界普遍接受的標準是:在組裝之前,應對所有柔性電路進行預烘烤,且不得例外,即使該產品剛從供應商那裡收到,且是使用真空密封包裝的情況下也一樣。在包裝前烘烤並不能取代組裝前的預烘烤。
未能完全去除水分是導致覆蓋膜分層、層間分層和加強板分層的主要原因。根本原因是水分在組裝回流溫度下轉化為蒸汽的過程。蒸汽膨脹導致分層的發生。
建議柔性PCB零件以120°C進行預烘烤。預烘烤的時間將取決於具體零件的設計,包括層數、加強板和柔性電路的結構等因素。預烘烤時間通常在2小時至10小時之間,對於高層數柔性電路設計則需更長的時間。

剛柔結合板元件採購
奔創電子提供全面的全包服務(Turn-key capabilities),意味著我們將負責所有材料和元件的採購。全包解決方案可避免延遲,並讓您放心,從頭到尾PCB都由我們的專業工程師掌控。我們也提供部分和委託組裝服務,若您更願意自行確保元件與材料,也可以選擇這些方案。
開始了解印刷電路板組裝
- 整機組裝
- 整機組裝
- 軟性PCB組裝
- SMT實裝、BGA實裝、通孔實裝、混合實裝